课程思政之优秀课程|《农业经济学》:传承红色基因,助力乡村振兴的“第一专业课”
编者按
为增强课程思政育人合力,加强课程思政经验共享,我们将持续推出课程思政之优秀课程案例、聚焦建设动态、特色项目展示等模块。本期为大家呈现的是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在新华网“新华思政”版块展播的由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唐忠教授及其教学团队讲授的《农业经济学》。
基
本
情
况
唐忠教授
《农业经济学》课程作为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是我校农林经济管理和农村区域发展两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的专业核心课,也是农业经济管理类本科生的“第一专业课”。课程主讲教师为唐忠教授,团队成员包括钟真副教授、黄波副教授。本课程旨在按照中国人民大学“立学为民、治学报国”的办学宗旨和培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要求,以及学院 “宽口径、厚基础、重交叉、讲实效”的专业人才培养理念,让学生构建起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科技—政策”双轮驱动农业经济增长、化解宏观经济危机与城乡矛盾的认知框架,对通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共同富裕的“中国道路”与“中国方案”充满自信与自豪,为培养“知行合一”的农业经济管理拔尖创新人才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
课程挖掘的思政资源分析
中国人民大学是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经济学课程的创始者,《农业经济学》教学历史已有70年。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的前身——农业经济系曾主编了新中国第一本全国统编教材《社会主义农业经济学》(上下册,中国农业出版社1959年11月版),培养了新中国第一批农业经济学课程的骨干教师,并由中国人民大学农业经济系扩散到全国各相关高校的相关专业。这一辉煌的课程历史本身就是《农业经济学》重要的思政资源。
1959年版的《社会主义农业经济学》
除此之外,该课程还积极探索尝试课程思政建设创新路径,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深度融入教学全过程。具体特色主要呈现以下三个方面:
01
课程定位的“三基本”
贯穿“三全育人”
本课程作为全院本科生全员必修课程,在教学中尤其要强调“三基本”(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的掌握与应用。以“农户”这一基本概念为例,它贯穿了中国农业经济的历史纵深和未来格局,构成了农业生产和农村消费的主体,更是全面理解我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历史时期相关农业政策措施的钥匙。因此,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必须要抓住类似“农户”这样的基本概念。
02
课程内容的“三融合”
加深“中国特色”的认知
本课程讲授内容呈现出经济学与管理学融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融合,理论研修与实践教学融合的“三融合”特征,有助于学生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解。以“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这一“宪制性规定”为例,纵观世界各国均没有此种特殊的经营制度,而他又深刻地与中国特色的基本经济制度相融合,并多次发挥了稳定器和压舱石的作用,因而也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而此种“中国特色”不可能由单一的理论学说和课堂教学能够解释的。
03
教学方式的“精细化”
助推思政建设“三进”
本课程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实行小班教学、个性化教学和互动式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尤其强调问题导向的“双表达”能力,即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鼓励学生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导下到农村进行调查研究,并初步提出可能的对策建议及其理由,有效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进教材、进课堂到进头脑的“飞跃”。
探索课堂教学新路径
为应对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招生数量日益缩减、大学生对涉农课程修读兴趣持续减弱,以及新时期农业农村快速转型发展和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对人才培养要求不断提高等严峻挑战,学院积极探索教学创新方法,通过强化理论指导、重构教学内容、丰富教学资源以及“云”创教学环境等途径,形成了切实可行的沉浸式教学模式,构建了适应乡村振兴人才培养需要的农业经济管理类专业核心课教学体系,探索了“中国道路自信养成计划”的“人大农经方案”。课程一经上线,获得高度评价,深受学生欢迎。
从近年来的教学成效看,《农业经济学》课程思政的建设增强了学生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热爱,提升了在本专业继续深造和深入研究的需求;使学生认识国情、理解乡村和研究农业的能力大大提升;有助于将扎根基层、服务“三农”的思政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引导学生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建设需要紧密结合,为培养出大量服务国家战略大局、奔赴“三农”一线的共和国建设者奠定课程基础。
文案 | 教务处本培办
编辑 |王欣悦